时间:2021-11-17 09:00 大 中 小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襄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县文旅局局长桑汉君,就我县近年来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桑局长!同时也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桑汉君]: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各位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我首先代表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对我县文化旅游工作关心和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非常感谢襄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同时欢迎广大网友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主持人]: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被列入山西省政府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请问桑局长,在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中,我县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桑汉君]:好的,在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中,我们本着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的理念,一是积极实施“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文艺小分队、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作用,于10月份完成了年度35支乡村文艺小分队1050场、13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56场、40位乡村文化带头人480场的目标任务。二是有序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活动。政府买单,百姓看戏。送戏下乡是我省推出的文化惠民重点实事,从2016年开始实施,我县目标任务为每年实施“送戏下乡”300场。今年以来,我们组织襄垣县秧歌剧团,先后深入60个行政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截至11月8日,已完成全部演出任务。三是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深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们联合发改、卫体等部门,组织文化馆、图书馆、文博馆深入各镇(村),大力开展文艺表演、文保宣传、图书阅览、非遗展示、科普宣传等活动。四是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基层行活动。组织文艺队伍深入各镇、仙堂山、东湖等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进景区”等主题活动共计126场,以“送”文化为契机向“种”文化转变,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实效性,大力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积极用文化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主持人]:我县有多少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文保单位进行了哪些保护?
[桑汉君]:好的。我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极其丰厚。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25处。按文物类别分,古建筑25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2处,古遗址97处,古墓葬45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其他1处。按文物保护等级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其余387处为未定级文物单位。馆藏文物39208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3件,国家二级文物69件,国家三级文物237件,一般文物38799件。
在文物保护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政府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文物保护专题工作会议,推动文物保护责任落实。坚持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失职失责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坚持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及时对地下、露天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建设等用地及重点项目开展地上文物核查,督促项目单位实施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联合检查,确保文物无盗窃、无丢失、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强化资金投入。累计争取上级文保资金477万元,县级财政划拨150万元文保经费,有力保障文保单位抢救修缮、“四有”管理、日常养护等工作正常开展。实施“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捐赠、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常态化组织文保人员开展文物安全和消防知识等培训,提升文保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自然遗产日”等重点节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及文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文物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
[主持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县文旅部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桑汉君]:此次出台的《意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非遗工作决策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非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非遗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初步建立。在做好保护基础工作的同时,推动非遗与时代审美相融合,与文旅事业发展相融合,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57项,非遗传承人79人。现有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建成活态记忆馆14处。在全县开展了非遗全面普查,获取10大类近4000条信息。收集老剧本、曲谱89本,代表性实物登记6871件,拍摄图片10000余幅,对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对发现的濒临消失的襄垣秧歌、鼓书等非遗项目,采取了录音、录像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对襄垣鼓书非遗传承人王俊川大师的口述史进行了整理,编撰了《艺术生涯六十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全国首家县级《非遗志》和《炕围画》书籍。编辑印制的《山西省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襄垣县虒亭镇》在全省进行推广学习,非遗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主持人]:我县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有哪些?
[桑汉君]:好的。目前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阵地服务项目。馆内“三厅十八室”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即:音乐室、书画室、管乐室、弦乐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多功能展厅、舞蹈排练厅、演艺厅等设施场地,都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提前预约的方式免费使用。二是免费培训服务项目。文化馆面向全县人民群众常年开设了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器乐等13门免费培训课程。三是流动服务项目。开展下基层辅导、基层文艺演出、群众文艺精品推广、区域文化联动、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军营、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创作采风等活动。四是数字化服务项目。文化馆在微信公众号、襄垣县数字化文化馆2个网络服务平台上推出了资源展示、文化点单、文化直播、文化视频、文化慕课、场馆预约、活动报名13个栏目,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手机即可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主持人]:如何“大力推广全民阅读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桑汉君]:一是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打造新型服务体系。建立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为基层流通服务点,目前已建成10个城区分馆、9个镇分馆、30个村级流通服务点,使图书馆总馆资源下沉共享,分馆资源整合共享,满足了读者服务要求,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全覆盖。二是创新阅读机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探索全民阅读长效机制,整合全民阅读志愿者和机构力量,借助总分馆体系向下输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每年结合“4·23”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普宣传周以及元宵、端午等“我们的节日”等时间节点,定期开展“欢粑粑读绘本”、“明德国学讲堂”活动,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朗诵会、展览、公益讲座、“共享图书”众筹、“流动书箱”进基层等活动,每年惠及群众5万余人。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满足全民阅读需求。充分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全面的网络信息服务。近两年我们先后购进了歌德电子书、报刊借阅机、少儿多媒体机和30个阅读本等现代化阅读设备,“一扫即得”的借阅方式,方便、快捷、时尚,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阅读体验,更因占地面积小,易安装等优势,开启了智能阅读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主持人]:今年国庆节期间,游客在汽车站买了50元游襄垣的通票,当时觉得很好,很实惠,但买了之后就一直下雨,到现在只用了一张东湖喷泉的票,剩下的票明年还能用吗?
[桑汉君]:“50元游襄垣”是县委、县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出的10月份旅游惠民月活动,首先这个票可以退,就是你在哪儿买的到哪里进行退票就可以了。今年国庆期间因为强降雨原因,为了确保广大游客的安全,很多景区都闭园,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在此我们表示歉意。同时,我们也在积极为明年的旅游惠民活动谋划筹划,让我们大家一起期待吧!
[主持人]:您好桑局长,有反映在县城经营一旅行社营业部,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经营不下去了,目前是门面已经退租,想问一下相关手续怎么办理?
[桑汉君]:旅行社营业部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经营活动的责任和后果,由设立社承担。您目前这种情况,需要将工商部门出具的《准予注销证明》和相关资料按要求由总公司上传至全国旅游市场监管服务平台,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定期进行办理。
[主持人]:刚才各位网友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桑局长也与网友们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交流。由于时间原因,网友们提出的问题不能一一作答,如果网民朋友对我县文化旅游工作还有哪些好的建议与意见,可以通过襄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给网友们作出满意的答复。再次感谢桑局长做客襄垣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下期节目再见!